(七)故障树分析又称事故树(FTA)(熟悉特点和程序)(属于演绎推理评价法:从结论推论原因,总结借鉴)
(演绎法:即从事故开始,推论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,再分析与直接因素相关的间接因素,最终分析和查找出致使事故发生的最基本危险、有害因素。倒推法。)
故障树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“树”,是系统安全工程中的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。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,既适用于定性分析,又能进行定量分析,具有简明、形象化的特点,体现了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安全问题的系统性、准确性和预测性。
故障树分析的基本程序如下:(10个步骤)
1.熟悉系统
要详细了解系统状态及各种参数,绘出工艺流程或布置图。
2.调查事故
收集事故案例,进行事故统计,设想给定系统可能要发生的事故。
3.确定顶上事件
要分析的对象事件即为顶上事件。对所调查的事故进行全面分析,从中找出后果严重且较易发生的事故作为顶上事件。
4.确定目标值
根据经验和事故案例,经统计分析后,求解事故发生的概率(频率),作为要控制的事故目标值。
5.调查原因事件
调查与事故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和各种因素。
6.画出故障树
从顶上事件起,一级一级找出直接原因事件,到所要分析的深度,按其逻辑关系,画出故障树。
7.定性分析
按故障树结构进行简化,确定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。
8.确定事故发生概率
确定所有事件发生概率,标在故障树上,进而求出顶上事件发生概率。
9.比较
比较分可维修系统和不可维修系统进行讨论,前者要进行对比,后者求出顶上事件发生概率即可。
10.分析
故障树分析不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,而且能深入提示事故的潜在原因,因此在工程或设备的设计阶段、在事故查询或编制新的操作方法时,都可以使用故障树分析对它们的安全性做出评价。
(注意:可用来分析事故,特别是分析重大事故因果关系。)